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邮编:238000
  • 电话:13805694563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工业集中区南方路和云霄路交口

斜拉索式大桥防雷:避雷针的选用

文章出处:bob手机网页版登录 人气:1069 发表时间:2025-08-05 11:17:25

  大桥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备,结构较为杂乱且地处开阔地带(如跨江、跨河、跨山沟),易受雷电突击。雷电或许会引起桥梁结构损坏、电气设备毛病、乃至影响行车安全,因而防雷规划需结合桥梁特色(如跨度、结构资料、周围的环境等)进行体系规划。以下是大桥防雷的中心办法和规划要害:

  1. 直击雷防护:防止雷电直接击中桥梁的要害部位(如桥面、塔柱、梁体、照明设备等)。

  2. 感应雷防护:削减雷电电磁脉冲对桥梁电气体系(如监控、通讯、收费体系、照明电路等)的搅扰和损坏。

  3. 接地体系优化:保证雷电流安全、快速泄入大地,下降接地电阻,防止跨步电压等次生损害。

  桥梁的索塔、高墩等挺拔部位易受直击雷,可选用避雷针(独立或附设)或避雷带(沿塔顶边际敷设)作为接闪器。

  避雷针需依据滚球法核算维护规模,保证掩盖塔柱顶部的通讯天线、灯具等设备。主张选用提早放电型避雷针,如扬博提早放电68微秒避雷针,维护规模广 安全系数高。

  避雷带应选用截面积≥25mm² 的热镀锌圆钢或扁钢,与塔柱钢筋牢靠衔接。

  关于大跨度桥梁的梁体(如悬索桥、斜拉桥的主梁),可使用桥面护栏金属部分(如钢制护栏)作为接闪器,或沿梁体两边敷设避雷带,距离不超越 10 米。

  若桥面有照明杆、监控杆等,需在杆顶装置避雷针(高度≥0.5 米),并与桥面接地体系衔接。

  斜拉索或悬索的钢缆自身可导电,需将其两头与桥梁接地体系衔接,构成 “天然接闪通道”;若钢缆外包绝缘层,需在顶部加装接闪线. 引下线规划(传导雷电流)

  引下线应沿桥梁结构(如塔柱、墩身)对称安置,距离不超越 18 米,防止锐角曲折。

  接地体系是防雷的要害,需保证雷电流快速泄入大地,下降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Ω,特别区域≤4Ω)。

  桥墩的桩基、承台钢筋可作为首要接地体,经过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需焊接贯穿)构成 “接地网”,使用土壤与桩基的大面积触摸下降电阻。

  关于水中桥墩,可在承台周围抛填降阻资料(如膨润土、降阻剂),或选用 “水下接地网”(经过钢桩或水下水平导体扩展接地面积)。

  桥梁各独立接地体(如不同桥墩、塔柱、桥面)需用扁钢或铜缆衔接,构成联合接地网

  桥面人行道、检修通道等区域需设置均压带,下降跨步电压(跨步电压≤70V)。

  ◦ 易受侧击雷影响,需加密桥面避雷带距离(≤8 米),并在桥梁两边山体增设避雷针,构成 “防护屏障”。

  ◦ 接地体需选用防腐资料(如热镀锌 + 防腐漆),防止冰雪、水汽导致锈蚀,定时(每年 1-2 次)检测接地电阻。

  ◦ 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测接地电阻(保证≤规划值)、接闪器与引下线的衔接牢靠性、防雷器的动作状况(是否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