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邮编:238000
  • 电话:13805694563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工业集中区南方路和云霄路交口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bob手机网页版登录    发布时间:2025-04-16 03:40:02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继2022年钢结构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后,2023年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1亿吨,2024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这是记者近日在唐山举办的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上获悉的。本次大会以“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宣传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来自全国钢结构行业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一同探讨钢结构建筑与钢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张成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中国五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冶集团董事长,中国中冶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光,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武振,唐山市政府副市长刘浩峰,中国二十二冶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斯浪等出席大会。

  陈建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冶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也是国内最早进入钢结构行业的建筑企业之一,在钢铁冶金先进工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转型等方面取得大批创新成果,能够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钢结构产业“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链条、定制化绿色智能整体解决方案。此次交流会不仅为行业发展搭建了创新成果转化的“高速路”,更将凝聚全产业链合力,为破解“卡脖子”难题注入强劲动能。

  刘浩峰表示,近年来,唐山做大做强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主导产业,有支撑钢结构建筑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钢结构住宅建设的试点经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广阔市场。诚挚邀请企业家、行业专家深入考察,推动钢结构产业在唐山布局、创新技术在唐山转化,打造钢结构建筑的唐山样板。唐山将拿出最好资源,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好环境,全力支持钢结构产业项目快落地早见效。

  夏农作题为《产业协同创新引领促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主旨报告,指出要把握“好房子”建设机遇,深刻认识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重大意义;健全完善钢结构建筑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提升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应用,激发创新活力,以守正创新、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产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于构建钢铁-钢结构-建筑-房地产的产业融合生态圈,快速推进产业融合和协同创新,力争在钢结构建筑提质增效方面有所突破,为建设“好房子”贡献钢铁力量。

  本次会议上,23家单位分别围绕钢结构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创新成果报告,其中中国二十二冶分享了《“快·绿·智”中冶钢结构好房子的未来建筑公式》及《钢结构数字化应用实践与探索》创新成果,并举办了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产品展览,集中展示了全国多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与产品。

  中国二十二冶是国家钢结构制造特级企业,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最新建造的全装配式研发楼,集零能耗、零碳、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标准于一体,采用创新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实现19.5米大跨度,20天高效完工。做到高效建造与快速交付的奥妙在于,采用全预制装配技术与装配式装修,构件100%工厂预制,现场“二天一层”,隔墙模块化拼装效率提升3倍,装修周期缩短70%,建造周期提速300%。

  该公司深耕“冶金、化工、民用高层、大型场馆、桥梁”等领域,争做国内一流的“绿色低碳钢结构系统集成服务商”与“冶金工程总承包服务商”,建设了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站房)、北京国贸三期A阶段工程等一大批高质量钢结构精品工程。其不断推动科研创新和施工实践,提高热轧型钢产品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解决型钢利用率低、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在多个项目施工生产中应用PKPM-CES碳排放计算软件,大幅度的提高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碳排放计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